露脊鼠海豚

第一級保育類動物

全世界的鯨豚大約有80種左右,鯨豚用肺呼吸,小時候身體有毛,跟人類一樣也是吃奶長大,屬於溫血的哺乳類動物。而露脊鼠海豚的生活領域,尤其靠近人類,經常會誤觸漁網,並受到棲息地污染等威脅,已經是面臨絕種的一級保育類動物。

馬祖的鯨豚調查,在2003年就受到重視,從2004年正式展開。根據統計,從2004年至2006年,兩年多期間,至少已有30多隻死亡的露脊鼠海豚,此後每年也都有發現,對於馬祖海域鯨豚的生態保育而言,十分值得警惕。

根據老一輩漁民表示,鯨豚在馬祖海域生存出沒,年代久遠,由鯨豚於吃起來像豬肉,昔日漁民稱之為「海豬」,但近年來漁民偶而捕獲,或在岸邊發現屍體,都會通知海岸巡等相關單位。

馬祖地區最佳觀測點

鯨豚專家王愈超博士(John Y. Wang) 指出,馬祖海域是少數在岸邊就能觀賞到露脊鼠海豚活動的地方。根據目前的觀測數據顯示,南竿津沙到鐵板之間的鐵堡、五三據點和五五據點,以及北竿的螺蚌山,是絕佳的鯨豚觀測點。

歷年來的觀測,北竿午沙北海坑道附近的三七據點,以及午沙澳口左側的兩八據點,也都有露脊鼠海豚活動的紀錄。它們最靠近海岸的觀測紀錄,約在20公尺以內。若前往以上各據點,可以攜帶高倍望遠鏡和具有伸縮鏡頭的數位相機,更有機會捕捉到露脊鼠海豚的活動蹤跡。

由於露脊鼠海豚被發現的時間,多在入冬之後,至次年的三、四月期間,而且無須搭船出海,在岸邊就可以觀測得到,春假期間,是地區民眾走出戶外,前往南北竿各觀測點,欣賞鯨豚的最佳時機。

露脊鼠海豚《小檔案》

露脊鼠海豚,圓頭無鼻,背部扁平,最大的特徵是無背鰭,身體為淺藍灰色,死後變黑;目前已被國際保育聯盟IUCN保育紅皮書中列為一級保育類動物。

在連江縣政府委託下,王愈超博士製作了一隻全國最小的露脊鼠海豚骨骼標本,這隻海豚的屍體是2003年1月16日在津沙海域發現,發現時原體長140.5公分、重45.8公斤,年齡約2至3歲,雄性。目前這隻全國最小的露脊鼠海豚骨骼標本,由連江縣政府收藏。

 

TOP